May 25th, 2012
(明報)8月15日 星期五 05:10
【明報專訊】自古以來,人類都不斷尋找長壽的秘訣,但最新一項研究發現,活得快樂能令人長壽7.5年至10年,「快樂不能治病,但可以令你不容易生病。」荷蘭 鹿特丹伊拉斯謨斯大學的韋恩霍芬教授(Ruut Vennhove)說。他在研究全球過去60年的30多份研究報告後表示,快樂對壽命的影響相等於你有否吸煙習慣。
影響等同不吸煙 助人對抗疾病
在研究中,韋恩霍芬首先觀察了快樂對病人的病情有何影響,儘管快樂能幫助一些癌症復發者病情好轉,但一般來說「快樂似乎沒有延後病人的死期」。但在健康的人群中,快樂似乎保護他們免受疾病侵襲,從而延長壽命。快樂的人通常都會比較注重自己的體重,對自己的身體狀况更敏銳,亦比較少吸煙和喝酒。普遍來說,這些人過着健康的生活,往往更活躍、更自信、能夠作出更好的選擇及建立更多的社交網絡。
他表示,快樂令人長壽的魔力,在一群美國 的修女身上中最顯著——原因大概是她們過着關係密切的群體生活,在這個毫無壓力的社群中生活時亦擁有使命感。
長期不快樂 易招高血壓
韋恩霍芬指出,長期不快樂會令人產生對抗或逃避的反應,這容易引致高血壓及令免疫系統受損。他建議政府教育人們如何享受生活,並尋找生命意義。「當我們覺得不健康時,我們會去看不同的醫生,但當我們覺得不快樂時,卻找不到相關的專業人士去解決。我們需要猜測(問題的所在)……暫時仍沒有『如何活得快樂』的專業指引。」
法新社
October 27th, 2011
很久未試過看一篇文章看得如此興奮,大聲笑了出來,這篇文章刊登在八月十七日的《紐約時報》,標題是《 Do You Suffer From Decision Fatigue?》,這篇文章確認了許多我的做事和生活方式。過去我這樣做是因為我覺得這一套對我有用,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最正確,也不敢向人家推銷,總之覺得對我有用。這篇文章引經據典,採用科學引證,原來我的一套是有科學根據,從今而後,我挺起胸膛繼續我的做事和生活方式。
文章開首問讀者一個問題。處境是三個在以色列監獄服刑的囚犯,他們已服了三分之二的刑期,三個人同一日獲 Parole Board(假釋委員會)接見:第一位早上八時五十分接見,是犯了詐騙的阿拉伯裔以色列人,正服三十個月刑期;第二位下午三時十分接見,是犯了傷人的猶太裔以色列人,正服十六個月刑期;第三位是下午四時二十五分接見,是犯了詐騙的阿拉伯裔以色列人,正服三十個月刑期。其中一人獲提早假釋,猜猜是哪一位?
這項研究根據超過一千宗個案的結果, Parole Board給了約三分之一申請提早假釋,而獲得假釋的條件跟囚犯的種族、罪行和刑期無關,亦不關乎囚犯見 Parole Board時候的談吐,不關乎罪行的嚴重性,不關乎餘下刑期的長短,只關乎時間,是指什麼時間獲接見。早上見 Parole Board有七成機會獲提早釋放,下午見 Parole Board只有一成。以上問題的答案是第一位。
以上不是 IQ題,全關於人性,因為人會疲倦。 Parole Board成員要作出決定,他們由朝到晚在作決定,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人生,他們不敢掉以輕心,但他們會疲倦,人疲倦的時候很可能會做出錯誤判斷。 CEO作出災難性決定,可能是開了一天會,在深夜時候作出。
一個幾叻、幾冷靜、幾英明、幾有經驗的決策者,都受到同一個影響,就是決策者的意志是有限的。意志有限的意思是用得多會用完,意志是一種客觀的人體狀態,意志疲倦跟身體疲倦最大的分別,是身體疲倦有很多明顯徵狀,當事人會知道自己身體疲倦,但意志疲倦沒有明顯徵狀,當事人未必知道,或不肯承認,特別是當事人被人家視為鐵漢,更加以為自己擁有用不完的意志。
決策者的意志將近用完,他會發現作出每一個決定都變得非常沉重,這時候他會找捷徑,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:第一、決策者變得隨便,信自己的感覺多於實質情況,不大考慮後果。第二、決策者選擇不作決定,這做法表面上最穩陣,因為維持現狀,便不用多想。我們有太多鼓勵維持現狀的金句,例如「一動不如一靜」,「 If it ain’t broke, don’t fix it」等。
不作決定通常是較容易的決定,因為現狀差極都是現狀,從以色列囚犯例子可見, Parole Board選擇不作決定,囚犯繼續服刑,消除囚犯假釋後再犯事的可能性,表面上是最穩妥的決定。再者,不作決定其實等於保存 Option暫時不用,日後在最佳時機才用。很多人害怕失去 Option,比失去自由更可怕。
決定是一項高難度動作,在動物世界,沒有太多決定的需要,獅子食斑馬,不用妥協,不用考慮 Option。我們要接受的,是作決定需要意志,而意志會隨着體力用完。英明決策者不是體力過人,不是擁有比別人更多更強的意志力,而是他們知道自己的極限,因此處處想辦法保留意志力,不讓自己出現在一個不利自己的處境,例如須在深夜作出一個對公司有深遠影響的決定。
我四點起身,代表我早睡,謝絕夜生活,生活重心偏向早。避無可避,一定要出席重要晚宴,我會瞓晏覺,養足精神。我儘量避免連續開幾個會,一定不會安排六點鐘開會。我的人生哲學是不停提醒自己不要信「有志者事竟成」這句話。我信達爾文,我不信自己是強人,我有極限,我的極限不比人高,我戰勝他人的方法,是保留體力,不信自己,不挑戰極限。
這篇文章還確認了一個我的小習慣。提升意志力只有一個方法:糖分。有小朋友的家長清楚糖分的力量。我的公事包常備一兩包 M&M朱古力,是啡色包裝,黃色包裝的花生黐牙。
October 21st, 2011
有三位小朋友在一段廢棄的鐵軌上走,其中兩位身材普通,另一位則是個胖子。他們互相競賽,看誰在鐵軌上走得最遠,結果兩位身材普通的小朋友只走了幾步就跌了下來,較胖的一位卻走得很遠。
事後胖男孩指出,他的兩位朋友走鐵軌時只看著自己的腳,所以跌下來了。而他因為太胖以至看不到自己的腳,只能選擇鐵軌上遠處的一個目標,並朝目標走去。接近目標時,他又選了另一個目標,然後又走向新目標。
胖男孩帶著哲學口吻指出,如果你向下看自己的腳,你所看到的只是鐵銹。另一方面,當你看著鐵軌上某一段距離時,就能真正地看到目標了。
這裡帶出兩個道理:
第一、你需要看到目標
正如空氣對於生命一樣,目標對於成功也是有絕對的必要。沒有目標,不可能發生任何事。如果一個人沒有目標,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,永遠到不了任何地方。
第二、你需要減少不必要的顧慮
這些旁人給你的擔憂, 很多出自真心, 但是卻未必如你一樣清楚全局, 如果一個人被太多負面情緒影響的話, 很快就會在鐵軌上跌下來. 路, 一定走不遠的。
拘泥於不必要的顧慮, 會令自己變成一艘知道目的地的船.那麼,什麼風也不是順風.
邁向財務自由之路,看清目標,減少不必要的顧慮才會成功。
October 20th, 2011
投資第一格言: 持續創造現金流 ;
第二格言: 不要忘記第一格言
October 20th, 2011
原載:明報置業網
http://property.mpfinance.com/cfm/pb3.cfm?File=20091022/pba01/1.txt
何雨盈的一封家書 文章日期:2009年10月22日
自上周特首公布施政報告後,市場有不少聲音說「買樓難」,更有醫生和律師的「準夫婦」在電台峰煙節目說難以在中區置業,市場迴響不絕。
資深投資者、擁有市值上億元物業的何雨盈,現年60歲,20歲時已開始投資物業,約4年前從長實高級營業經理的職位退休。他看到有關言論後,禁不住向現於澳洲工作和讀書的兩位女兒傳真了一封「家書」,大談他對人生和投資的看法,頗有值得借鑑之處
何雨盈的「家書」內容如下
女兒﹕
人生路途遙遠前路茫茫,年輕人不容易找到方向。結婚、生仔、生病、失意等等未知之數,又如何面對和處理呢?未來的開支會加大,人年紀大了,生產力會減退,如何可以安享晚年同時不至落後於同輩?
我18歲時期也有這個迷惘期,首先要選一個行業去學習,有些專業本領。第二要學做人、學處事。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不同性格,有好、壞、惡、衰人。有醒目仔、叻仔,有蠢仔、有學識的好人。但在現實環境做一個好人和沉實的人,往往被人誤會為蠢人,又有誰願去當呢?但理智告訴我們,最終也是這種人是勝利和生活最開心的,那我們就立下心志要去學習,努力工作,多多思考。對自己要求要高一點,凡事務實,要比人做得更好。
節儉,年輕時要盡量把日常生活費降到最低,多吃苦。但求心中有數,我們省下來每月有幾多錢,錢儲了一個小數目,那就好辦事了,心中有些計劃也好實行了。
我20歲時買入一間500多呎的房子,很靚有粉紅色浴缸。但我堅持不搬進去住,只在入伙時到這美麗的浴缸去沖了一個永不忘記的涼,直至結了婚,還是租人一間房去住,要知生活費一闊三大。如果生活費低,省下來的一蚊,就實肉有一蚊,五年十年加上投資的利潤,你會發覺比同輩的收入多出二至三倍,在這鼓勵下,思想自然超脫了。
人打工一年到晚都望出雙糧,但你個個月都有雙糧,你話幾開心呢?舉例買少少股票,也眼於股東盈利怎樣去減省開支。
對環球的經濟情,在思想上也多些在老闆的角度去思考,這就脫離了一般打工仔的心態。所考慮的也正是老闆所想,說話自然有水平,處事會客觀,主要是目標正確,我們堅持要做。目標不正確,自己喜歡也不會做的精明決定。
世上沒有幸運只有真理,舉例在墨爾本我喜愛買破舊的小獨立屋,而不買全新裝修好的分拆單位。首先我們要明白,我們為什麼要買屋,買屋就是投資。投資就要升值。新拆售的單位地權已用盡,用舊了要改裝,也有很多限制。物業由新入伙開始折舊,升值一定不及獨立小屋。那為什麼不買大屋呢?因為大屋要一連買幾間,拆後重建細unit才有錢賺。但花很大時間;到很多細unit出現時。細獨立屋一定很受歡迎和升值很快。但澳洲稅率很高,不是投資的好地方。
有專業人士兩夫婦收入都買唔到樓,罵特首。我覺得香港社會真有些問題,特首真難做,由綜緩人士到高收入人士都罵他。各人為自身利益,不去思考福利思想,總把責任推到人家身上。
我對以上個案也有些建議。現在立即買入一個市區好地點的細單位自住,舊樓也沒有問題,因為香港冇地震,就算舊到重慶大廈咁舊都冇問題,因為香港建築結構乃按英國標準,有8倍乘力,就算火警多次都冇問題。萬一宣布危樓,咁就恭喜你了,到時大把發展商收購隨時升幾倍。
如果跌了你都可以當交租,有錢可以買間大D單位,反正你買的是細單位,不會蝕很多,如果升了,你補些錢就可以換大單位。升跌都掂,所以自住幾時買都好過交租,樓價什麼時候是高或低,真係要你入了場先。如果你不入戲院,根本上你不知道場戲做什麼,金融風暴樓價平,你也不知道。因為沒有比對,腦裏一片空白。
因為人總是這樣的,不在其位不謀其策。舉例你買少少股票,也會眼於股東利益,怎樣去節省開支,怎樣去競爭留意環球經濟,在思想上也多些老闆角度去思考。這就脫離了一般打工仔的心態,所考慮的也是老闆所想。說話自然有水平。
舉例買股票。你不去做研究只靠貼士,等於蒙眼靠人帶過馬路,到有車撞到來,人家會走你就不會走了。你又去呼天叫地,說自己不幸,做事永遠不用心,沒有公道心。如駕汽車,就罵行人不小心過馬路,到自己行在路上又去罵人不小心駕車,永遠自己都是受害者的心態去生活。咁點會開心呢?特首說特區生不逢時,受金融風暴、豬流感等等為自己解說,你說你困難,難不難過菲律賓,一個颱風接一個颱風?
以上個案夫婦,如能放下身段搬入去一間舊樓去住。每日同電梯見賣魚勝、豬肉阿嬸、茶餐廳阿榮,看他們怎樣用最少錢可以生活。總好過搬上去半山區豪宅,看這班人怎樣浮誇。食,鮑翅好食,但新鮮出爐麵包同煎蛋角都好好食,但價錢就相差了很多,如果你說。我只吃鮑魚才快樂,吃麵包我不行,那你的競爭力一定比我低很多,其實香港人,怕上海在金融中心和大陸其他城市或市民會取代我們,怕競爭,其實說穿了,是怕吃苦,怕動腦筋,香港人佔盡優勢,只要努力正面去看問題,我們年輕時很流行的說話係,鬼叫你窮、頂硬上。
投資是不講學歷的,只在計實數。我年輕時,有同輩賺到錢以為從今可做上等人,認識了什麼專家,有貼士,實賺。我跟他說,如果真的有實賺的好機會,他會真的告訴你嗎,為什麼他不回家,叫自己阿媽去買呢?我堅持自食其力,用低皮費、勤力研究,木頭車原理,慢慢推。雨天、大霧、急彎、斜路,一日推他十多小時,你會笑,這不夠科學,你睇我駕的法拉利幾多匹。走得幾快,但一到雨天急彎,你收不到掣成架車剷落山坑。我慢慢推,同輩打工一年望到黑都係望出雙糧,而我就個個月都出雙糧,我的租客,高薪人士,鼻子向天,每個月都交租畀我去供樓。世上億萬富豪有幾多個讀過大學呢?讀書人永遠係學者。冇讀書。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。
父
何雨盈
撰文﹕陸振球 (明報地產版主管)